接着自我决定理论:核心子理论,我们这次来介绍自我决定理论中其他同样重要的子理论。

Deci, E. L., & Ryan, R. M. (2012).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416–437). SAGE Publications Ltd.

Additional mini-theories

当我们在写CET研究的综述时(Deci & Ryan, 1980),我们开始思考两个新问题。首先,**设计一种与自主动机、控制动机和去动机的“状态”相对应的个体差异概念是否有意义?**这似乎很重要,因为除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因素,持久的个人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动机和行为。第二个问题是,研究表明,外在动机的行为通常会阻碍自主需求、破坏内在动机,**但**外在动机的行为**是否可以自主地进行,如果可以,如何促进自主性外在动机的产生?**这也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日常行为中涉及大量外在动机的活动,其中一些是自主进行的,另一些明显是受控的。

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上述第一个问题引出了因果关系取向的概念——即作为个体差异的自主的、受控的和非个人的因果关系取向。每个人都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每一种取向,所以它们中的任何一种或全部都可以用来预测结果。自主取向既指对内部和外部线索赋予自主支持或信息意义,也指在跨领域和时间的总体上更加自主。受控取向是指将线索解释为控制和要求,并在个人层面上被控制。最后,非个人取向是指将线索作为无能的指标,并且总体上缺乏积极性。

因果取向概念及其心理测量量表有效地预测了一系列结果的方差。例如,自主取向与自我实现、自尊、更有选择性的自我表露和支持他人的自主性正相关;受控取向与公共自我意识、态度行为不一致以及更强的防御性正相关;非人格化取向则与自我贬低,较差的自我调节和抑郁症正相关。

与自我决定理论一致的是,自主取向和受控取向都与内部控制点正相关。内部控制点的概念只关注一个人是否相信结果取决于行为,但它没有区分所产生的动机是自主的还是受控制的。相比之下,内部感知的因果关系只反映自主动机。

因果取向是相对稳定的动机取向,它们与自主支持,控制和去动机的人际情境的三个概念相对应,而因果取向也与自主动机、受控动机和去动机等状态类的动机概念相对应。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因果取向和社会环境类型对三种状态动机都作出了预测,也预测了一系列其他结果,如工作绩效,以及在两年内更好地维持体重减轻。因果取向理论更多地属于人格心理学领域,而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但因果取向理论的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

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第二个问题,即外在动机是否可以变得自主,使我们通过区分受控的内化外在动机和自主的内化外在动机来理解内化的概念。这个概念框架及其诸多延伸被称为有机整合理论。**它的核心假设是一种内在的整合倾向,被视为基本的发展过程,这种倾向与内在动机一样,预计会因对基本心理需求的支持而得到促进,并因需求的阻碍而受到损害。**然而,为了理解内化,我们需要第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关联性需求,以便充分理解内化和整合。关联性需求——也就是,与他人亲近、信任、关心和被关心的需求——与Baumeister和Leary(1995)后来称之为归属需求的概念相似。自1985年以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三个基本和普遍的心理需求概念,而没有找到充分的理由增加第四个。

也许有机整合理论最重要且影响最深远的要素是它对不同类型的内化外在动机的区分。尽管大多数内化理论都认为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要么在人的外部,要么在人的内部(内部更好),但有机整合理论表明了行为规范及其附带价值观可以内化的不同程度,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后续调节。第一种内化形式是内省(introjection),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依照外部环境价值观,并受到维持它的动机驱使,因为他们“应该”这样做,以保持自我认可或避免内疚。自尊随因(Self-esteem contingencies)和自我投入(ego-involvement)都是内隐调节的形式。第二种类型的内化是认同,它涉及个人认同某种行为的价值,从而完全接受它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内化的最后一种类型是整合,即人们将认同与其核心价值观和实践的其他方面整合起来。内化是有机体整合过程的表现,当该过程充分内化行为调节时,就会产生整合调节。

通过明确内化程度,有机整合理论解释了人们因内部压力(如偶然的自尊或内疚威胁)强迫自己采取行动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过程是人的内在过程,但它们绝不是人们自我调节的最佳健康方式,因为它们不具备自主性,即灵活性、意志力和选择感。事实上,**内省所具有的相关性和后果更接近于外部控制;而认同和整合具有许多内在动机的特征,是与外在动机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这些调节方式,以及外部调节(行为受外部奖励或惩罚制约)和内在动机,代表了调节自我的五种方式,我们提出人们从事行为的原因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动机和调节相对应——即,外部的原因,内省的原因,认同的原因,整合的原因,和内在的原因。

有了这个新的概念框架,自我决定理论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区别不再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或“个人内部与个人外部”,而是自主动机与受控动机。自主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认同/整合的外在动机,而受控动机包括外部控制和内省调节。此外,自主性的问题被认为是相对的,因为大多数行为都是这五个类别所描述的各种行为原因的混合体。

人们对有机整合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经常使用Ryan和Connell(1989)开发的评估方法来衡量个体出于各种自主和受控原因做出特定行为的程度。例如,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调节类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模式,表明它们沿着一个相对自主的连续体上下移动,这个连续体以外部调节为控制端,整合调节和内在动机为自主端。此外,研究表明,更自主的动机类型与健康、工作或学业投入、感知能力和更深层次概念学习等结果相关。

内化在童年时期尤为重要,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相关的。例如,在我们对成年人健康行为改变的研究中,我们将变化过程视为健康行为的价值和调节的内化。研究表明,调节的内化程度越高,行为越自主,人们改变和维持如健康饮食和戒烟等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内化在心理治疗中实现积极变化中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种通用的表述已经被应用在许多生活领域,将在本章后面进行讨论。

考虑到良好内化的外在动机对于有效运作和幸福的重要性,我们很快开始研究最有可能促进充分内化的条件。我们假设支持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社会环境会促进外在动机更充分的内化,许多研究都集中在自主性支持与内化的关系上。自主支持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鼓励主动和探索、提供选择以及对他人做出回应。Grolnick和Ryan(1989)在对父母的访谈研究中发现,当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主支持而不是控制时,孩子会更充分地内化做作业和家务的规则。此外,Deci及其同事(1994)的一项实验室实验表明,为参与无趣的任务提供有意义的理由,承认人们对任务的感受,以及以更符合选择而不是控制的方式提出请求,这些都有助于内化和整合的增加。

父母控制而非自主支持的一种常见方式是父母有条件的关注。父母会在孩子们做出父母想要的行为或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疼爱,而当孩子们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会撤回关注和爱。Assor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当父母有条件地关注时,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内化这些要求——从而有条件地对自己给予尊重,就像父母对他们所做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失败时会经历内心的冲突,感到羞愧和内疚,对他们的父母感到愤怒和怨恨。后续研究比较了父母的条件关注与父母的自主支持。结果显示,条件关注预测了内省,情绪抑制和情绪失调,以及在学校的受控动机和去动机;而自主支持带来了选择的体验、情绪的整合调节,以及以兴趣为中心的学校参与。简而言之,自主支持的结果远比条件关注的结果更具适应性。

尽管许多有机整合理论的研究都集中在促进内化的自主支持上,但该理论提出,满足所有三个需求对于完全的内化是必要的。事实证明,支持自主的父母也倾向于支持能力和关联性需求,所以通常情况下,当支持自主时,能力和相关性也会得到支持,尽管每个需求的满足都与独立的影响和动态结果相关。

总之,以有机整合理论为指导的研究表明,外在动机可以被内化到不同程度,导致内部调节的类型在代表自主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更自主的类型(认同和整合)在各种领域(包括学校作业和情绪调节)都与更积极的结果相关,而控制型的调节类型(外部和内省)则在各个领域都与较差的结果相关。**最后,支持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基本需求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更充分的内化,而阻碍需求满足的环境,如使用奖励和惩罚或有条件的关注,只会促进内省,并伴随着不健康的指标。

有机整合理论最好被视为是关于人格发展和自我调节的理论,尽管社会环境通过支持或阻碍基本心理需求来促进或妨碍内化的想法是非常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社会环境越是接纳和包容,提升能力和支持自主性,人们就越能完全内化周围的社会价值观和规范。因此,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与维持或增强内在动机的条件有很多共同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小理论(CET、COT和OIT)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的验证。然而,随着这些研究的积累,我们也看到了基本心理需求概念的额外应用。在满足三个基本需求的环境中,人们更可能表现出内在动机和更整合的外在动机形式。但同样重要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也观察到,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参与者无一例外地报告了更大的健康程度;而当任何一项需求受到挫败时,各种防御性和不健康的表现就会显现出来。这促使我们提出了第四个关注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核心定义以及它们作为健康发展、幸福和成熟关系的基本营养素的小理论。我们现在简单看一下这个第四个小理论以及一些它组织的研究。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普遍心理需求的概念之上的,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早期工作中就很重要。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解释与自主性、能力和相关性需求满足相关的幸福感效应,许多研究表明,基本需求满足对幸福感的必要性,以及基本需求作为社会环境对健康影响的中介的重要性。例如,人际层面的需求满意度预示着工作场所中更好的绩效和更大的心理健康,需求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中介了法学院教授的自主支持与法学院学生的幸福感之间的纵向关系。其他研究也在个人层面考察了基本需求满意度,发现一般需求满足与人格层面的更好心理健康相关。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日子里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影响和更少的消极情绪。正如我们稍后将看到的,许多研究在不同的领域、背景、文化中应用了基本心理需求概念。

在我们构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过程中,Kasser和Ryan(1993)的工作开始研究不同目标内容的重要性。在该研究中,基于因子分析,目标被区分为内在目标(直接满足基本需求)和外在目标(距离需求更远,可能与需求相对立)。我们最初用基本心理需求理论解释目标内容工作,但最近我们认识到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变得如此广泛和复杂,它需要自己的子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第五个小理论被称为目标内容理论。

Goal content theory

基于因子分析,内在抱负或目标包括个人成长、隶属关系和社区,而外在目标包括财富、名声和形象。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外在目标比内在目标更强烈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少的自我实现和活力,更多的抑郁,焦虑和自恋。尽管Kasser和Ryan开创的研究将抱负或目标视为个体差异,但Vansteenkiste及其同事的其他研究通过操作人们目标的显著性,发现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目标上会导致学习活动的绩效较差。简而言之,强烈追求外在目标,无论是出于个体差异还是一时冲动,都会导致幸福感减少,病态增加,以及绩效更差,可能是因为外在目标并不能直接满足基本需求,实际上往往会挤出或妨碍他们的满足。例如,物质主义者在积累物质的过程中,往往会为了追求更多的“东西”而牺牲自主性和关联性。额外的研究显示,追求外在目标且实现它们,可能损害心理健康。具体来说,内在抱负的实现与更大的幸福感和更少的痛苦有关,并被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所中介,而外在目标的实现并不会增强幸福感,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幸。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父母接纳、肯定和自主支持时,人们会形成更强的内在目标,但当父母拒绝和控制时,他们会形成更强的外在目标。可能的解释是,当父母冷淡和施压时,他们的孩子无法体验到足够的需求满足,因此会体验到不安全感并发展出我们所说的需求替代品,如追求财富、名誉和形象。这些目标指导后续行为,导致进一步的需求受挫和持续的恶性循环。


这篇推送就先告一段落了。自我决定理论所涵盖的子理论主要就是认知评价理论、因果取向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和目标内容理论。

后续的发展就下次再介绍啦。

往期推送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