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自我决定理论
Deci, E. L., & Ryan, R. M. (2012).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416–437). SAGE Publications Ltd.
ABSTRACT
自我决定理论(SDT)是一种根据经验得出的关于社会背景下人类动机和个性的理论,它依据自主性和受控性区分动机。该理论起源于研究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实验。在最初的三十多年研究中,我们发展了五个子理论来解答不同但相关的议题:社会环境对内在动机的影响;通过内化和整合发展自主的外在动机和自我调节;一般动机倾向的个体差异;对于成长、完整性和健康至关重要的基本心理需求;以及不同目标内容对幸福感和绩效的影响。我们随后使用SDT及其子理论来指导和解释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包括跨文化的动机和健康、亲密关系、能量和活力的增强和耗尽,以及正念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尽管SDT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实验室实验开发的,但它也得到了大量应用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使用现场研究和临床试验来处理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简要提及了一些相关研究,特别是与健康行为变化、教育、心理治疗、工作动机、运动和锻炼以及亲社会行为有关的研究。
INTRODUCTION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态度、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影响。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都倾向于从教导个人如何思考、重视、需要和做什么的社会环境来看待学习——即获取态度、价值观、动机和行为。这种观点被称为相对可塑的人性的“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由其社会环境塑造(Tooby & Cosmides, 1992)。在发展心理学中,这种观点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得到了最清晰的表达,其中榜样和强化是学习和成长的主要机制。在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和文化相对主义中,此类模型经常被用来解释受情境影响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SDT)也关注社会环境对发展中和当前情况下的态度、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影响;然而,它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说,SDT 假设人类有机体经过进化,具有内在的活跃性、内在的动机,并倾向于通过整合过程自然发展。这些品质无需学习;它们是人性的固有部分。尽管如此,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在学习中起着核心作用,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为了使这些内在动机自然有效地整合以实现健康发展,人类需要特殊的营养——生物的和心理的(Ryan, 1995)。如果相对缺乏营养,这些自然过程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体验、发展和行为不理想。在SDT中,我们主要关注心理营养及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动态性,尽管固有的个体差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 SDT,基于数十年的实证工作,至少存在三种普遍的心理需求——*对能力、自主性和关联性的需求*——对于发展至关重要。与某些进化观点不同 ,我们将这些需求理解为行为适应性组织的基础,并受到许多个体适应的支持,而不是它们本身是功能特定或模块化的“附加组件”(Deci & Ryan, 2000)。
正如本章中显而易见的那样,自然活动的起点、内在动机、整合倾向和基本心理需求导致了许多例子,其中SDT的预测与其他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预测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将在本章中指出一二。
THE DEVELOPMENT OF SDT
自我决定理论源于对外在奖励影响内在动机的研究。在首次发表的研究中,大学生通过解决本质有趣的拼图游戏而得到报酬,但货币奖励削弱了他们对该活动的内在动机。随后进行了100多项类似的研究,证实了这个有争议的观点:奖励并不总是能激发后续的坚持,事实上它们可能会削弱内在动机。我们在解释这一效应以及内在动机的其他变化时使用了归因概念,即感知的因果归属。此外,我们还将内在动机及其社会情境影响,与人类对能力和自主性的基本需求联系起来。内在动机被视为人类的固有特性,被认为是心理自由或自主性的原型。它可以被削弱或增强,具体取决于社会环境是支持还是阻碍了对能力和自主性的需求。如果奖励或其他外部事件预计会阻碍这些基本需求,那么它就会被预测为引发外部感知的因果归属,从而削弱内在动机;但是,如果预计该事件会支持这些基本需求,那么它就会被预测为引发内部感知的因果归属,增强内在动机。货币奖励、威胁和竞争会削弱自主性,进而降低内在动机。相反,积极的反馈和选择能增强能力和自主性的体验,从而促进更强的内在动机,实验结果也证实如此。
我们的理论假设将环境因素与人类基本需求联系起来,以此为基础解释社会环境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与其他研究内在动机的心理学家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例如,Lepper等(1973)认为内在动机是一种行为后的自我归因,他们使用Bem(1972)的自我知觉理论来解释有形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削弱——也就是说,人们因为对于从事该活动的过度合理化而减少了对自己的内部归因。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随着研究的进行,越来越有必要考虑自主性和能力需求在社会环境中的动态相互作用,以解释日益复杂的实验现象,例如发现任务绩效奖励(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的奖励)的损害程度低于任务完成奖励(只要完成或进行任务就给予的奖励)。因此,我们(Deci & Ryan, 1980)提出了认知评价理论(CET),来解释外在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认知评价理论明确规定了两个影响内在动机的过程。首先,如果奖励等事件导致外部感知的因果归属并阻碍自主性需求,这些事件将削弱内在动机;而如果选择等事件导致内部感知的因果归属并支持自主性需求,它们将增强内在动机。第二个过程指出,像积极反馈这样的事件,如果能够通过支持能力需求而带来能力感,将会增强内在动机,而像负面反馈这样的事件,如果会引发无能感,将会削弱内在动机。然而,积极反馈必须针对自主动机的活动,或者在支持自主性的环境中,才能增强内在动机。
最后,认知评价理论指出,奖励或反馈等社会环境事件对于内在动机具有两个与之相关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控制性方面,它迫使人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或行为,从而引发外部感知的因果归属,阻碍自主性,降低内在动机,使动机主要受到控制而非自主。第二个方面是信息性方面,它在某种自主性支持的背景下传达能力信息。当这个方面肯定了人们对于自主活动的能力时,它支持了能力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自主性需求,从而增强内在动机。然而,当它引发无能感并阻碍能力需求时,它将降低内在动机。实际上,如果能力信息足够消极,表明人们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那么这可能会削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使个体变得无动力(即对活动没有意图或动机)。事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将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相对突出程度。
认知评价理论关于奖励两个方面的命题解释了有形奖励削弱内在动机,而言语奖励(即积极反馈)增强内在动机的现象。它还解释了为什么虽然任务绩效奖励明显削弱了内在动机,但并不像任务完成奖励那样有害:因为两种类型的奖励的控制性方面同样突出,但信息性方面在任务绩效奖励中比任务完成奖励更突出。
Reward effects revisited
从最初出现开始,关于奖励效应的研究就非常有争议,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争议持续了几十年。对有形奖励倾向于削弱内在动机这一发现不满的人们认为,研究方法中存在混淆因素,现象的行为解释比认知评价理论的认知—动机解释更有效,并且这些发现并未真正提供理由使我们在教育和其他地方避免使用奖励作为主要的激励策略。这些批评促使我们对128项有关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影响的实验进行了元分析。元分析强有力地证实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即:(**1)积极反馈增强内在动机;(2)有形奖励削弱内在动机;(3)无论是任务绩效奖励还是任务完成奖励都会降低内在动机,但是意外的奖励和不需要完成目标任务的奖励不会削弱对其内在动机。**此外,认知评价理论对从元分析中出现的复杂结果集提供了全面的解释。
The social ambience
认知评价理论研究还得出了另一组重要的发现,即诸如班级或工作团队这样的情境的一般人际氛围可以被描述为自主性支持或控制性。例如,Deci和Schwartz(1981)发现,当小学教师营造了一个自主性支持的课堂氛围时,他们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内在动机和更大的能力需求满足感,而当教师营造了控制性氛围时,则否。因为在前者的情境中,学生感到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此外,Deci等(1989)发现,当管理者更支持员工的自主性时,下属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较高,而当经理更具控制性时则不然。
在实验室实验中,社会氛围被操纵以检验在自主性支持与控制性情境下施加的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例如,Ryan(1982)发现, 在自主性支持的氛围中给出积极反馈往往会增强内在动机,但当在控制性氛围中给出积极反馈时,它会降低内在动机,从而证实积极反馈只有在伴随一些自主性支持时才能增强内在动机。简而言之,强制性的能力发展并不会增强内在动机。同样,Ryan等(1983)发现,当任务绩效奖励以控制性方式施加时,它们会削弱内在动机,但当它们在自主性支持的情境中施加时,相对于无奖励和无反馈,它们会增强内在动机。尽管这些奖励仍然会导致比任务绩效奖励中暗含的积极反馈(如“你比其他参与者中的80%做得更好”)更少的内在动机。Koestner等(1984)进一步发现,在自主性支持的情境中对儿童设定限制会对随后的动机产生积极影响,但在控制性情境中设定限制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Summary
认知评价理论的研究能够确定在通常情况下会增强内在动机的外部事件类型(如,积极反馈和选择)与会减弱内在动机的事件类型(如,有形奖励和竞争)。这项研究还能够刻画自主性支持与控制性的社会情境,并利用它们来预测人们的内在动机。最后,它解释了社会情境或氛围如何与外部事件相互作用,调节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Additional mini-theories
当我们在写CET研究的综述时(Deci & Ryan, 1980),我们开始思考两个新问题。首先,**设计一种与自主动机、控制动机和去动机的“状态”相对应的个体差异概念是否有意义?**这似乎很重要,因为除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因素,持久的个人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动机和行为。第二个问题是,研究表明,外在动机的行为通常会阻碍自主需求、破坏内在动机,**但外在动机的行为是否可以自主地进行,如果可以,如何促进自主性外在动机的产生?**这也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日常行为中涉及大量外在动机的活动,其中一些是自主进行的,另一些明显是受控的。
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上述第一个问题引出了因果关系取向的概念——即作为个体差异的自主的、受控的和非个人的因果关系取向。每个人都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每一种取向,所以它们中的任何一种或全部都可以用来预测结果。自主取向既指对内部和外部线索赋予自主支持或信息意义,也指在跨领域和时间的总体上更加自主。受控取向是指将线索解释为控制和要求,并在个人层面上被控制。最后,非个人取向是指将线索作为无能的指标,并且总体上缺乏积极性。
因果取向概念及其心理测量量表有效地预测了一系列结果的方差。例如,自主取向与自我实现、自尊、更有选择性的自我表露和支持他人的自主性正相关;受控取向与公共自我意识、态度行为不一致以及更强的防御性正相关;非人格化取向则与自我贬低,较差的自我调节和抑郁症正相关。
与自我决定理论一致的是,自主取向和受控取向都与内部控制点正相关。内部控制点的概念只关注一个人是否相信结果取决于行为,但它没有区分所产生的动机是自主的还是受控制的。相比之下,内部感知的因果关系只反映自主动机。
因果取向是相对稳定的动机取向,它们与自主支持,控制和去动机的人际情境的三个概念相对应,而因果取向也与自主动机、受控动机和去动机等状态类的动机概念相对应。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因果取向和社会环境类型对三种状态动机都作出了预测,也预测了一系列其他结果,如工作绩效,以及在两年内更好地维持体重减轻。因果取向理论更多地属于人格心理学领域,而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但因果取向理论的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
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第二个问题,即外在动机是否可以变得自主,使我们通过区分受控的内化外在动机和自主的内化外在动机来理解内化的概念。这个概念框架及其诸多延伸被称为有机整合理论。**它的核心假设是一种内在的整合倾向,被视为基本的发展过程,这种倾向与内在动机一样,预计会因对基本心理需求的支持而得到促进,并因需求的阻碍而受到损害。**然而,为了理解内化,我们需要第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关联性需求,以便充分理解内化和整合。关联性需求——也就是,与他人亲近、信任、关心和被关心的需求——与Baumeister和Leary(1995)后来称之为归属需求的概念相似。自1985年以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三个基本和普遍的心理需求概念,而没有找到充分的理由增加第四个。
也许有机整合理论最重要且影响最深远的要素是它对不同类型的内化外在动机的区分。尽管大多数内化理论都认为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要么在人的外部,要么在人的内部(内部更好),但有机整合理论表明了行为规范及其附带价值观可以内化的不同程度,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后续调节。第一种内化形式是内省 (introjection)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依照外部环境价值观,并受到维持它的动机驱使,因为他们“应该”这样做,以保持自我认可或避免内疚。自尊随因(Self-esteem contingencies)和自我投入(ego-involvement)都是内省调节的形式。第二种类型的内化是认同,它涉及个人认同某种行为的价值,从而完全接受它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内化的最后一种类型是整合,即人们将认同与其核心价值观和实践的其他方面整合起来。内化是有机体整合过程的表现,当该过程充分内化行为调节时,就会产生整合调节。
通过明确内化程度,有机整合理论解释了人们因内部压力(如自尊随因或内疚威胁)强迫自己采取行动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这些过程是人的内在过程,但它们绝不是人们自我调节的最佳健康方式,因为它们不具备自主性,即灵活性、意志力和选择感。事实上,**内省所具有的相关性和后果更接近于外部控制;而认同和整合具有许多内在动机的特征,是与外在动机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这些调节方式,以及外部调节(行为受外部奖励或惩罚制约)和内在动机,代表了调节自我的五种方式,我们提出人们从事行为的原因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动机和调节相对应——即,外部的原因,内省的原因,认同的原因,整合的原因,和内在的原因。
有了这个新的概念框架,自我决定理论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区别不再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或“个人内部与个人外部”,而是自主动机与受控动机。自主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认同/整合的外在动机,而受控动机包括外部控制和内省调节。此外,自主性的问题被认为是相对的,因为大多数行为都是这五个类别所描述的各种行为原因的混合体。
人们对有机整合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经常使用Ryan和Connell(1989)开发的评估方法来衡量个体出于各种自主和受控原因做出特定行为的程度。例如,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调节类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模式,表明它们沿着一个相对自主的连续体上下移动,这个连续体以外部调节为控制端,整合调节和内在动机为自主端。此外,研究表明,更自主的动机类型与健康、工作或学业投入、感知能力和更深层次概念学习等结果相关。
内化在童年时期尤为重要,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相关的。例如,在我们对成年人健康行为改变的研究中,我们将变化过程视为健康行为的价值和调节的内化。研究表明,调节的内化程度越高,行为越自主,人们改变和维持如健康饮食和戒烟等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内化在心理治疗中实现积极变化中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种通用的表述已经被应用在许多生活领域,将在本章后面进行讨论。
考虑到良好内化的外在动机对于有效运作和幸福的重要性,我们很快开始研究最有可能促进充分内化的条件。我们假设支持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社会环境会促进外在动机更充分的内化,许多研究都集中在自主性支持与内化的关系上。自主支持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鼓励主动和探索、提供选择以及对他人做出回应。Grolnick和Ryan(1989)在对父母的访谈研究中发现,当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主支持而不是控制时,孩子会更充分地内化做作业和家务的规则。此外,Deci及其同事(1994)的一项实验室实验表明,为参与无趣的任务提供有意义的理由,承认人们对任务的感受,以及以更符合选择而不是控制的方式提出请求,这些都有助于内化和整合的增加。
父母控制而非自主支持的一种常见方式是父母有条件的关注。父母会在孩子们做出父母想要的行为或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疼爱,而当孩子们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会撤回关注和爱。Assor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当父母有条件地关注时,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内化这些要求——从而有条件地对自己给予尊重,就像父母对他们所做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失败时会经历内心的冲突,感到羞愧和内疚,对他们的父母感到愤怒和怨恨。后续研究比较了父母的条件关注与父母的自主支持。结果显示,条件关注预测了内省,情绪抑制和情绪失调,以及在学校的受控动机和去动机;而自主支持带来了选择的体验、情绪的整合调节,以及以兴趣为中心的学校参与。简而言之,自主支持的结果远比条件关注的结果更具适应性。
尽管许多有机整合理论的研究都集中在促进内化的自主支持上,但该理论提出,满足所有三个需求对于完全的内化是必要的。事实证明,支持自主的父母也倾向于支持能力和关联性需求,所以通常情况下,当支持自主时,能力和相关性也会得到支持,尽管每个需求的满足都与独立的影响和动态结果相关。
总之,以有机整合理论为指导的研究表明,外在动机可以被内化到不同程度,导致内部调节的类型在代表自主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更自主的类型(认同和整合)在各种领域(包括学校作业和情绪调节)都与更积极的结果相关,而控制型的调节类型(外部和内省)则在各个领域都与较差的结果相关。**最后,支持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基本需求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更充分的内化,而阻碍需求满足的环境,如使用奖励和惩罚或有条件的关注,只会促进内省,并伴随着不健康的指标。
有机整合理论最好被视为是关于人格发展和自我调节的理论,尽管社会环境通过支持或阻碍基本心理需求来促进或妨碍内化的想法是非常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看到,社会环境越是接纳和包容,提升能力和支持自主性,人们就越能完全内化周围的社会价值观和规范。因此,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与维持或增强内在动机的条件有很多共同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小理论(CET、COT和OIT)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的验证。然而,随着这些研究的积累,我们也看到了基本心理需求概念的额外应用。在满足三个基本需求的环境中,人们更可能表现出内在动机和更整合的外在动机形式。但同样重要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也观察到,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参与者无一例外地报告了更大的健康程度;而当任何一项需求受到挫败时,各种防御性和不健康的表现就会显现出来。这促使我们提出了第四个关注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核心定义以及它们作为健康发展、幸福和成熟关系的基本营养要素的子理论。我们现在简单看一下这个第四个小理论以及一些它组织的研究。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是建立在普遍心理需求的概念之上的,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早期工作中就很重要。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解释与自主性、能力和相关性需求满足相关的幸福感效应,许多研究表明,基本需求满足对幸福感的必要性,以及基本需求作为社会环境对健康影响的中介的重要性。例如,人际层面的需求满意度预示着工作场所中更好的绩效和更大的心理健康,需求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中介了法学院教授的自主支持与法学院学生的幸福感之间的纵向关系。其他研究也在个人层面考察了基本需求满意度,发现一般需求满足与人格层面的更好心理健康相关。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日子里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影响和更少的消极情绪。正如我们稍后将看到的,许多研究在不同的领域、背景、文化中应用了基本心理需求概念。
在我们构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的过程中,Kasser和Ryan(1993)的工作开始研究不同目标内容的重要性。在该研究中,基于因子分析,目标被区分为内在目标(直接满足基本需求)和外在目标(距离需求更远,可能与需求相对立)。我们最初用基本心理需求理论解释目标内容工作,但最近我们认识到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变得如此广泛和复杂,它需要自己的子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第五个小理论被称为目标内容理论。
Goal content theory
基于因子分析,内在抱负或目标包括个人成长、隶属关系和社区,而外在目标包括财富、名声和形象。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外在目标比内在目标更强烈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少的自我实现和活力,更多的抑郁,焦虑和自恋。尽管Kasser和Ryan开创的研究将抱负或目标视为个体差异,但Vansteenkiste及其同事的其他研究通过操作人们目标的显著性,发现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目标上会导致学习活动的绩效较差。简而言之,强烈追求外在目标,无论是出于个体差异还是一时冲动,都会导致幸福感减少,病态增加,以及绩效更差,可能是因为外在目标并不能直接满足基本需求,实际上往往会挤出或妨碍他们的满足。例如,物质主义者在积累物质的过程中,往往会为了追求更多的“东西”而牺牲自主性和关联性。额外的研究显示,追求外在目标且实现它们,可能损害心理健康。具体来说,内在抱负的实现与更大的幸福感和更少的痛苦有关,并被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所中介,而外在目标的实现并不会增强幸福感,反而会导致更大的不幸。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父母接纳、肯定和自主支持时,人们会形成更强的内在目标,但当父母拒绝和控制时,他们会形成更强的外在目标。可能的解释是,当父母冷淡和施压时,他们的孩子无法体验到足够的需求满足,因此会体验到不安全感并发展出我们所说的需求替代品,如追求财富、名誉和形象。这些目标指导后续行为,导致进一步的需求受挫和持续的恶性循环。
The continued expansion of SDT
近年来,自我决定理论不断扩展,以涵盖广泛的新研究主题。然而,我们并未明确指定除已经讨论过的五个子理论之外的新理论,而是仅使用了自我决定理论的宏观理论来指导和解释这项新工作。在本节中,我们简要讨论了自我决定理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研究过的四个主题。
Cross-cultural studies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即它们的满足与阻挠会影响所有人的心理健康。这个命题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它要求这一命题与进化的观点相一致,第二,需要在不同经济、政治体制和文化价值观的各种文化之间确认需求满足和阻挠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已在过往文献中,提出了关于能力、关联性和自主性的普遍心理需求与进化的观点是一致的论点(Deci & Ryan, 2000)。此外,已有几项研究支持了这一需求命题的跨文化相关性。在这里,我们简要讨论其中两项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关联性(或归属感/爱)需求是被广泛接受的,几乎没有人争论它在不同文化中的相关性。此外,能力需求的理念与一些重要理论一致,其相关性也没有受到争议。然而,基本的、普遍的自主性心理需求的观念非常有争议,跨文化的理论家如Markus等(1996)认为,人们从文化中获得需求,东亚文化不重视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更强调关联性和相互依赖。因此,这些作者认为自我决定理论只对于重视个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才具有相关性。这意味着自主性不是一种普遍的需求。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的自主性应该表现出两种方式。首先,自主性的原型是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内在动机,因此它应在任何文化中都能明显体现。其次,自主性也应在所有文化中表现出作为受内化的外在动机的行为。大部分跨文化研究集中在第二个方面。
然而,有趣的是,在任一文化中观察过幼儿的人都应该明显感觉到,内在动机的学习和游戏是无处不在的。当然,对这些活动的支持程度和实践内在动机行为的机会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但自主地移动、笑和玩耍的现象可以在任何没有被扼杀的地方找到。此外,一些教育研究表明,自主动机受社会环境中的自主性支持与控制的影响,而在日本、中国、韩国和其他集体主义环境中,自主动机会导致进行更有效的学习(e.g., Bao & Lam, 2008; Jang et al., 2009; Kage & Namiki, 1990),就像在美国一样。
在一项关于自主性的跨文化研究中,Chirkov等(2003)指出,在西方或东方文化中,自主性可以通过相关价值观被充分内化而产生。例如,东方文化中的人在制定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时可以是自主的,就像西方文化中的人在制定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时可以是自主的一样,前提是他们已经完全内化了目标价值观。Chirkov等对俄罗斯、土耳其、韩国和美国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他们完成了一份自我调节问卷,评估了他们参与各种文化实践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对各种实践的价值观和规定的内化(并表现出更大的相对自主性)的程度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程度。这证实了在韩国,自主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与美国和研究中的其他国家一样重要。Chirkov等进一步发现,自主性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不受性别调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像Jordan(1997)等理论家曾主张自主性是男性的特征,与女性的感知无关。Chirkov等的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每个文化中,这对于女性和男性来说都是相关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截然不同的立场的部分原因是Markus等(1996)和Jordan(1997)倾向于将自主性(自愿)和独立性(不依赖)混为一谈,而不是像自我决定理论研究和理论所做的那样区分这两个重要的结构(Deci & Ryan, 2000)。
Deci等(2001)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保加利亚(在收集数据时,保加利亚的大多数仍然是国有公司,实行计划经济)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发现,两国的员工认为他们的管理者支持自主性的程度,积极地预测了工作中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需求的满足。需求满足又积极预测了工作投入和工作心理调整。总之,这项研究和Chirkov等(2003)的研究以及许多其他近期研究(e.g., Lynch et al., 2009)使用各种方法支持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观点,尤其是自主性需求的满足,对各种文化中的心理健康都很重要,无论这些文化更强调个体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人们常说,与伴侣或好友等建立有意义的关系,需要人们放弃自主性才能保持牢固的关系。然而,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是,在关系中感到自主是关系牢固和亲密的重要要素。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自主性和自主性支持对高质量关系的重要性。
La Guardia等(2000)的三项研究考察了亲密关系伙伴(母亲、父亲、好友和伴侣)之间依恋安全感的个体差异。依恋理论的专家认为,儿童在早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中形成依恋的工作模型,这些个体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所有随后亲密依恋伴侣的依恋安全感。La Guardia等的研究表明,依恋安全感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也有很大的解释力在个体内部水平上。人们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所拥有的依恋安全感因伴侣而异,而每种关系中的安全感是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性)满足水平的函数。Lynch等(2009)在多种文化环境中评估了来自亲密关系的自主性支持,并发现在具有自主性支持的关系中,关系满意度以及自身功能都更高。Patrick等(2007)进一步发现,在浪漫关系中满足基本心理需求,可以预测个人幸福感、关系幸福感以及对关系中冲突的有效管理。另一项从好友角度关注人际关系自主性的研究(Deci et al., 2006)发现,从好友处获得自主性支持与更高的关系质量和更高的幸福感有关。此外,提供自主性支持给好友的人也能体验更高的关系质量和更高的幸福感。换句话说,在友谊中接受和给予自主性支持都显著地独立解释了个体体验更高的关系质量和更高的幸福感。
从这些研究来看,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自主性和自愿是体验关系满意的重要因素(La Guardia & Patrick, 2008)。因此,自主性和关联性并非天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二者相互排斥的情况,例如,当一个关系伴侣只在满足某种条件时提供关心,或者要求对方放弃自主性以获得对方的喜爱或关注时。
Vitality: Energy available to the self
Ryan和Frederick(1997)使用主观活力的概念来指代激发意志行动的活力和活力。他们认为,活力来自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并为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应对挑战提供必要的能量。Ryan和Deci(2008)提出,试图控制自己(即,根据自己的内在模式行事)会消耗能量并削弱活力,而自主的自我调节并不会耗尽精力,反而会充满活力。活力和自主的自我调节因此被激活,但它涉及积极情感,与人们在愤怒或焦虑时经历的能量感不同。简而言之,活力是与人们的综合自我意识相关的能量,从而激发了选择、自愿和有效的应对挑战等过程(e.g., Rozanski, 2005)。
Baumeister等(1998)提出,任何形式的自我调节都会消耗心理能量,因此他们预测具有选择权的人(已被证实会增强自主动机)会消耗能量和活力。然而,与自我决定理论观点一致,Moller等(2006)认为真正的选择不应该会消耗能量,并指出Baumeister等所谓的“高度选择”的条件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受控而非自主的状态(即,对特定选择的压力),因此不是真正的选择。相反,Moller等(2006)在三项实验中发现,当参与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真正的选择时,不会出现任何消耗,并且比 Baumeister等(1998)使用的“受控选择”条件会产生明显更多的能量和活力。
其他实验也发现,如自我决定理论预测,受控调节(即,自我控制)是消耗能量的,而自主调节往往是有活力的(e.g., Muraven et al., 2008; Nix et al., 1999)。总之,自我决定理论对受控调节(即,自我控制)和自主调节(即,真正的自我调节)的区分对于理解活力和能量的消耗都很关键。自我控制会消耗能量和活力,但自主调节可以促进心理需求的满足,从而使人充满活力。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与自我相关的能量已与身体健康以及对能力、自主性和关联性的心理需求满足联系起来(Ryan & Frederick, 1997)。因此,尽管能量具有昼夜模式和生物学基础(e.g., Thayer, 2001),但它还会随着心理需求的支持和阻碍而变化,影响动机、情绪等各种结果。
Nonconscious processes and mindful awareness
因为我们使用关于一个人的行为的“选择经验”作为自主定义的一个方面,所以许多作家将其解释为自主需要有意识的决策。然而,选择感并不需要深思熟虑的决策,只需要认可自己的行为即可。因此,自我决定理论允许无意识地启动自主行为,并且许多实验现在已经检验了自主和受控行为的非意识启动。
Levesque和Pelletier(2003)通过使用与每个概念相关的词语来激发自主和受控动机,然后允许参与者花15分钟时间进行有趣的活动。随后的依赖性测量表明,那些被激发出自主动机的参与者对任务的内在动机更高,而那些被激发出受控动机的参与者的内在动机更低。另有研究表明,被激发出自主性的人比被激发出控制性的人更少地表现出自我防卫。自我防卫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人们故意做一些事情(例如,在重要活动的前一天晚上熬夜)以便在表现不佳时找到借口。Hodgins等(2006)使用了词语激发程序,检查了参与者在体育活动表现中的自我防卫。研究发现,被激发出控制性的人比被激发出自主性的人表现出更多的自我防卫。这与Knee和Zuckerman(1998)发现的结果相似,他们用因果关系取向量表评估的自我报告的控制性也比自我报告的自主性导致更多的自我防卫。
简而言之,无意识的行为启动可以与自主或受控功能相一致。此外,当人们缺乏意识时,他们更容易受到通过控制性激发的影响;然而,当存在控制性激发时,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正念来实现自主,尽管有这些控制性激发存在。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早期(e.g., Deci & Ryan, 1980),我们就提出正念意识有助于更自主地调节行为,但从Brown和Ryan(2003)开始,过去几年已经见证了更多积极的研究努力,将正念与更自主、自我认可的调节、更少的自我防卫以及因此更多的需求满足和健康联系起来。
SDT ROOTS AND RELATIONS
自我决定理论(SDT)的灵感和基础来自于几个心理学传统。内在动机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实验心理学中,当时Hullian发现现有理论无法解释大鼠和猴子的探索行为(e.g., Harlow, 1950)。White (1959) 综合了这些工作,并引入了能力的概念作为基本动机和基本需求。在此起点上,SDT一直在经验主义传统中运作,Heider(1958)的归因理论为内在动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途径,当时心理学领域的动机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尽管SDT具有实验心理学的经验主义根源(Heider, 1958),但它的理论根源可以延伸到更远的有机体论(Goldstein, 1939)、自我心理学(Hartmann, 1958)和存在主义—现象学(Pfander, 1910/1967)传统。这些传统关注人类经验和意义在行动决定中的重要性,以及整合功能的生物学固有倾向(Ryan, 1995; Ryan & Deci, 2004)。换句话说,我们在经验主义传统中工作的同时,也与后面的这些传统共享元理论和理论的某些方面。
例如,当精神分析传统中的自我心理学家放弃将精神发育阶段为其正常发展的主要理论时,无冲突自我能量的概念作为一种内在动机而不是本我的衍生物而出现。这种所谓的独立自我能量(White, 1963)在内在动机中很明显,并且是发展自我和健康自我的动机基础。在SDT中,内在动机及其对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潜在心理需求,激发了有机体整合过程的运作。我们将这个一体化过程视为固有而自然的发展过程,它由内在动机提供动力,并涉及态度、价值观、动机和情感调节过程的内化和整合,它与Loevinger(1976)的自我发展概念有很多共同之处,这是她的自我结构阶段理论及其调节的核心。与Loevinger的理论一样,Piaget(1971)的认知发展理论也是一种有机体理论,因为它也假设了一个朝向同化和整合的内在发展过程。尽管SDT明确不是一个阶段理论,但它与这些和相关的有机体理论有着共同的主题,这些理论认为有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不必由环境“编程”,尽管正如SDT所强调的那样,环境支持对于整合过程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最后,人本主义理论(e.g., Rogers, 1963)也提出了一种固有的发展过程,这些理论倾向于将其称为自我实现。
SDT确实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关注的是:(1)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作用的基本整合过程;(2) 为自然发展过程提供动力的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基本心理需求;(3) 不同的调节过程,尽管它们反映调节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并不是按年龄发展阶段顺序进行的。此外,与阶段理论不同,我们认为成年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内在动机和每种类型的外在动机(外在的、内省的、识别的和整合的)的调节,并且人们的动机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不一定是单向的。最后,虽然SDT是一种关于人类需求及其与综合功能关系的理论,但它拒绝了Maslow(1971)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是主张这三个基本需求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是相关联的(Ryan et al., 2006)。
除了以经验为基础之外,SDT与这些理论的主要分歧之一还在于它对动机的关注。尽管这些其他理论都假定发展中存在固有的活动和一种整合趋势,但它们只是简单地提出趋势的作用,而没有解决内在需求和支持其功能的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提供了一种预测发展进程将在何种条件下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手段。具体地说,它将有效地发挥作用,以满足能力、自主性和相关性的需要。这样就可以从理论上对促进健康儿童发育、有效治疗改变、最佳学习、绩效和亲社会行为等的条件进行基于理论的检查。
APPLICATIONS TO SOCIAL ISSUES
SDT已经应用于广泛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问题。其中有些研究是纵向或横断面实地研究,有些是随机试验,有些是实验室实验。SDT,尤其是认知评价理论子理论,已经确定了一些具体的情境因素,比如奖励、截止日期、惩罚威胁、竞争和评估,以及控制性人际环境,这些事件往往会(1)破坏内在动机,(2)产生腐败效应,使人们采取最短的路径达到结果,有时甚至是不适当或不道德的路径(Ryan & Brown, 2005),(3)与较差的启发式表现和幸福感有关。SDT 研究还确定了选择、积极反馈、承认,以及支持自主的社会环境等外部事件可以增强内在动机、内化和心理健康
由于SDT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和沟通方式会影响动机、绩效和幸福感,因此许多涉及现实情境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已经考察了自主性支持与控制性风格对学习、社交、健康行为、工作满意度、亲社会行为、治疗结果以及各种治疗环境中的康复等的影响。我们仅讨论这些工作的一小部分,提供一些例证性的例子而非全面性的综述。
Promoting healthy behaving
个人每天做出的行为选择是对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例如,吸烟会造成心脏病和癌症等严重后果;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促进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不坚持服药会阻碍病情的改善。SDT 研究已经检验了戒烟(Williams et al., 2002)、减重(Williams et al., 1996)、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Williams et al., 2004)和药物依从性(Williams et al., 1998)等健康问题的过程模型,发现由医生或其他从业者提供的自主性支持能够预测患者的自主动机和感知能力,进而预测持续的健康行为变化,以及具体的健康指标,例如糖化血红蛋白或化学验证的戒烟 。
这种一致的研究结果促进了涉及基于 SDT 的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这些干预措施旨在提供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支持。迄今为止,我们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的随机试验已经解决了戒烟和戒断、改善饮食、运动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问题(Williams et al., 2006);增加体育活动(Fortier et al., 2007);以及改善口腔健康(Halvari & Halvari, 2006)。例如,Williams等人的试验发现,与社区护理对照组相比,自主性支持干预在6个月后的戒烟率显着提高,这一显著差异在18个月和30个月时仍然很明显。重要的是,这些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有超过50%的人在初次诊所就诊时表示在随后的30天内不打算戒烟,这否定了“准备就绪”是治疗和变化的先决条件的观念。
Promoting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in schools
SDT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课堂和家庭中的自主性支持(相对于控制),学生的自主动机和感知能力以及改善学习、成绩和幸福感的结果之间的联系。例如,Deci等(1981)发现,自主性支持的课堂可以提高内在动机和能力需求的满足感;Grolnick和Ryan(1987, 1989) 发现自主性支持与外在动机的内化和幸福感之间存在联系;Chirkov和Ryan(2001)在俄罗斯发现了这些关系;Reeve等(2002)发现,以自主性支持的方式给出的行为理由,会导致更充分的内化和更多的学习参与;Benware和Deci(1984)以及Grolnick和Ryan(1987)将自主性支持与增强深度学习和概念理解联系起来;Vansteenkiste等(2004)发现内在而非外在的学习目标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上述提到的一系列研究结果形成了以SDT为主要理论基础的改革干预措施的发展(Deci, 2009)。SDT方法与美国最近关注激励、问责和高风险测试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假设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需要对他们的绩效(通常以学生在州政府考试中的得分评估)负责,并且有压力的问责制和各种激励措施(即,高风险)将激励每个教育层次上的个人更有效地工作。SDT认为,高风险的压力往往会破坏教学和学习的自主动机,并促使各种类型的“操纵”,其中最极端的可能是“操纵”考试成绩和学生记录(Ryan & Brown, 2005)。
相比之下,基于SDT的学校改革包括Feinberg等(2007)在以色列的工作,他们使用自主性支持的方法向管理者和教师教授SDT的基本原则,然后促使学校人员创建和实施改进策略的过程。在美国,James Connell开发了一种全面的结构化方的学校改革方法,其中包括许多与SDT相关的元素,如通过在学校内建立更小的单位来改善师生关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使教学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这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对于提高出勤率、毕业率和成绩非常有前景(e.g., Gambone et al., 2004)。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
在大多数心理治疗中,客户被鼓励解决并经常改变不适应的行为、陷入困境的人际关系或其他出现的问题。这些客户进一步可以选择是否进行自我反思和改变。成功的心理治疗需要人们真正愿意参与改变的过程,特别是如果预期效果将持续到治疗结束后(Deci & Ryan, 1985b; Ryan & Deci, 2008)。SDT特别指出,治疗改变(无论是行为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的维持和转移,都需要内化和自主动机的支持(Pelletier et al., 1997)。从SDT的角度来看,这进而表明治疗师为改变提供了自主性支持环境的重要性。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SDT中最活跃的研究应用领域之一是运动和身体活动。研究表明,自主性自我调节和自主性支持在促进体育活动的更大动力和持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SDT已应用于全球各地的体育教育、健康促进和教练环境中(Hagger & Chatzisarantis, 2007; Vlachopoulos, 2009)。
Other social issues
尽管SDT与许多生活领域的其他社会问题相关,但我们简要提到其中的三个。第一个问题涉及人们在有效工作的同时在工作场所体验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例如,Baard 等(2004)在银行业的研究发现,从管理者那里获得更多自主性支持的员工报告了对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基本心理需求更多的满足感,进而获得更高的绩效评估、更高的幸福感和更低的不适感。事实上,许多研究都指出了基本需求支持对于一个富有生产力、运作良好的工作场所是相关的(e.g., Deci et al., 2001)。
第二个问题涉及亲社会行为。Weinstein和Ryan(2010)的最新研究表明,当参与者在帮助行为上具有选择权(相对于没有选择权)时,他们会体验到更大的需求满足,并展现出更强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和其他研究表明,当他们得到的帮助是自主动机的时候,接受帮助的人受益更多,心理上受到的威胁更少,而且更感激。
另一个有趣的研究领域是虚拟世界中的动机。SDT研究已经证明了需求满足在激发电子游戏体验中的作用,以及基本需求与电子游戏中的过度使用和攻击性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等等(e.g., Przybylski et al., 2009; Ryan et al., 2006)。
正如我们所说的,我们最多只能对基于SDT的不断扩大的应用工作提供一个非常局部的回顾。事实上,SDT研究在可持续性(Pelletier & Sharp, 2008)、育儿(Grolnick, 2003)、宗教(Ryan et al., 1993)和幸福的本质(Ryan & Deci, 2001)等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我们认为,这是哲学上有充分依据和经验上可检验的理论基础的结果,也是对人类经验的核心问题及其对动机和福祉的影响的关注。
CONCLUSION
SDT是一种宏观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对人的动机、行为和个性的影响。在本章中,我们探讨了这一理论及其发展,强调自主性支持(相对于控制)的人际环境对最佳动机、有效行为、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介绍了支持SDT的五个子理论,以及一些正在拓展该基本框架的新领域。我们指出SDT是一种经验派理论,但其元理论汲取了有机论、现象学、自我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传统的元素,因此形成了基本的假设和理论元素,使得该理论与许多其他主流社会心理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后,我们简要回顾了SDT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应用,包括健康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治疗、工作动机、虚拟环境和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