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gins, E. T. (2012).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483–504). SAGE Publications Ltd.

接着上两次的分享,萜妹准备来好好读读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里调节焦点理论。

ABSTRACT

调节焦点理论是自我差异理论的子理论,也是调节匹配理论的母理论。作为自我差异理论的产物,它区分了与希望和抱负(促进)相关的自我调节和与责任和义务(预防)相关的自我调节。但在调节焦点理论中,促进和预防取向是一种状态,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可能因情境而诱发。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和动机效应不仅仅是对理想和应该的自我指南的长期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影响,也可能是对当前任务的影响。重点在于促进和预防在如何达到理想状态方面的战略差异:促进更倾向于急切的推进手段,而预防更倾向于警惕的维持手段。这种对战略差异的强调也使调节焦点理论有别于控制系统理论,后者关注的是系统层面而非战略层面的趋近和规避。促进和预防在战略偏好以及成功和失败的动机效应方面的不对称,即成功会加强促进的动机,而失败则会加强预防的动机,这就产生了调节匹配的观点,即追求目标的方式可以维持或破坏自我调节的取向。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was the child of self-discrepancy theory and the parent of regulatory fit theory. As the child of self-discrepancy theory, it distinguishes between self-regulation in relation to hopes and aspirations (promotion ideals) versus self-regulation in relation to duties and obligations (prevention oughts). But in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orientations are states that vary not only predispositionally across individuals but also can be situationally induced. And the emotional and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can be on a current task rather than just chronic congruencies and discrepancies to ideal and ought self-guides. Most importantly, the emphasis is on strategic differences between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in how desired states are attained, with promotion preferring eager means of advancement and prevention preferring vigilant means of maintenance. This emphasis on strategic differences also distinguishes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from control system theories’ concern with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t the system level rather than the strategic level. The asymmetry between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in strategic preferences and in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with success strengthening motivation in promotion but failure strengthening motivation in prevention, gave birth to the regulatory fit idea that the manner of goal pursuit can sustain or disrupt a self-regulatory orientation.

SELF-DISCREPANCY THEORY: THE PARENT OF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为什么人们对同一悲剧事件在情感上有如此不同的反应?更具体地说,为什么当人们在生活中遭遇严重挫折,如孩子的死亡、失业或婚姻破裂时,有些人会患上抑郁症,而另一些人会患上焦虑症?自我差异理论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提出,即使人们有相同的特定目标,他们表达这些目标的方式也往往不同。在自我差异理论中,指导或引导我们自我调节的目标或标准被称为自我指南。我们中的一些人将我们的自我指南表现为希望或抱负,即我们理想中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理想自我指南。我们中的另一些人将我们的自我指南表现为责任或义务,即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那种人——应该自我指南

根据自我差异理论(Higgins, 1987),未能满足理想自我指南与未能满足应该自我指南之间的差异,是解开我们对同一负面生活事件产生不同情绪反应之谜的关键。自我差异理论提出,当负面事件发生时,它表明了我们做得如何。我们将当前的现实自我与自我指南进行比较:“与我想成为的那种人相比,我做得怎么样?”当我们的现实自我与自我指南之间存在差异时,我们就会感到情绪低落。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指南存在差异时,我们会感到悲伤、失望、气馁——这些与沮丧相关的情绪在临床上与抑郁症有关。当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指南存在差异时,我们会感到紧张、焦虑和担忧———这些与焦虑相关的情绪在临床上与焦虑症有关。根据自我差异理论,我们对不同类型情感痛苦的脆弱性取决于我们在自我调节中强调哪种类型的自我指南——当强调理想时,我们遭受的是沮丧/抑郁的痛苦,而当强调应该时,我们遭受的是焦虑/不安的痛苦

对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研究为这些关于情感脆弱性的观点提供了支持。患者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指南之间的差异更多地预测了他们患抑郁症而非患焦虑症的痛苦,而患者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指南之间的差异则更多地预测了他们患焦虑症而非抑郁症的痛苦。由于一些个体在理想自我指南和应该自我指南上都存在现实自我差异,他们可能同时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

然而,在任何时候,个体的理想自我指南或应该自我指南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更容易被触及,而哪个更容易触及将决定他们经历哪种情绪综合症。这意味着短暂的情境可以通过触发或激活理想或应该自我指南来决定哪种综合症被体验。例如,有证据表明,通过让个体接触与他们拥有的理想或应该相关的词语,可以暂时使实际-理想差异或实际-应该差异更容易被触及。当实验中触发理想或应该时,实际-理想差异被激活的参与者会突然感到悲伤和失望,陷入与抑郁相关的低活动状态(如说话速度变慢)。相反,当实际-应该差异被激活时,参与者会突然感到紧张和担忧,并进入与焦虑相关的高活动状态(如说话更快)。这些影响在临床样本和非临床样本中都被证实。

这些影响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自我差异理论提出,不同的情绪与人们经历的不同心理情境有关。换言之,理想自我指南满足或不满足所产生的心理情境,与应该自我指南满足或不满足所产生的心理情境是不同的。具体而言:

  • 当事件与理想自我指南(即希望和抱负)相关时,我们将成功视为积极结果的存在(收益),这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而将失败视为积极结果的缺失(非收益),这是一种悲伤的体验。
  • 当事件与应该自我指南(即责任和义务)相关时,我们将成功视为负面结果的缺失(非损失),这是一种放松的体验,而将失败视为负面结果的存在(损失),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体验。

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理想的人对反映有或没有积极结果(收益和非收益)的事件记忆更深刻,而具有强烈责任的人对反映有或没有消极结果(非损失和损失)的事件记忆更深刻。人们还能更好地记住了与他们更容易触及的任何一种自我指南相关的生活事件。

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拥有强烈的理想自我指南或强烈的应该自我指南呢?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自我差异理论依赖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与理想自我指南和应该自我指南相关的自我调节涉及到经历不同的心理情境。当孩子与父母互动时,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体验到其中一种的心理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像父母回应他们一样回应自己,产生同样特定类型的心理情境,这发展成为与这些心理情境相关的(理想或应该)自我指南。

那么,什么样的养育模式可以预测孩子强烈的理想自我指南的发展呢?当父母在成功时给予支持,在管教失败时撤回爱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 当父母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成功时拥抱亲吻他们——这是给予支持,它让孩子体验到积极结果的存在
  • 当孩子扔食物时父母停止用餐;当孩子拒绝分享玩具时父母拿走玩具——这是撤回爱,它让孩子体验到积极结果的缺失

什么样的育儿模式可以预测孩子强烈的应该自我指南的发展?当父母在成功时谨慎,在管教失败时惩罚/批评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 当父母训练孩子对潜在危险保持警惕,或教导孩子”注意礼貌“时——就会产生谨慎,它让孩子体验到消极结果的缺失
  • 当父母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粗暴地与其玩耍、当孩子不听话时对孩子大吼大叫、当孩子犯错时批评——就会出现惩罚/批评,它让孩子体验到消极结果的存在

有证据表明,批评和惩罚性的育儿方式和以预防为中心的自我调节正相关;支持性的育儿方式与以促进为中心的自我调节正相关。

除了区分理想自我指南和应该自我指南,自我差异理论还区分了自我调节中可以采取的不同观点——从我们自己的独立观点出发的自我调节(“我自己的目标和标准是什么?”)和从我们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观点出发的自我调节(如“我母亲对我的目标和标准是什么?”)。例如,至少在北美,有证据表明,与独立的自我指南的不一致更容易导致男性(而非女性)情感脆弱。与此相反,与重要他人的自我指南不一致,对女性(而非男性)来说更重要。


这篇推送就先到这里啦。调节焦点理论的写法和之前介绍过的自我决定理论还有解释水平理论有些不同。作者更多的透露了提出这个理论的心路历程以及理论之间的发展脉络。所以可能先要铺垫些作者前期提出的一些理论才更有利于理解调节焦点理论为何能够产生。

萜妹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其他理论才能给小可爱们更好的呈现,所以后续需要等待些时间,下期应该会先更其他干货向的内容了。

往期推送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