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g, W. J., & Johnson, M. D. (2021). Towards a Configural Theory of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in press)

上周建青师兄又给萜妹分享了优质的QCA文章(真的非常感谢),萜妹仔细看了看,感觉可以算是里程碑的一篇文章,所以想和小可爱们一起学习哇!

整体介绍

摘要:

工作需求资源研究大多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来检验需求与资源对员工结果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尽管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员工的平均情况,但它无法检测可能导致不同亚群体产生相同结果的不同工作需求与资源的组合。乘法模型也几乎没有得到实证支持。为了填补这些局限,作者采用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来检验足以产生耗竭和参与的需求与资源的组合。在三项研究中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作者发现了耗竭中的等效性和因果不对称性的证据——三种不同的组合都足以产生耗竭,但没有组合能导致耗竭的缺失。作者还发现了参与中因果不对称的证据,但没有证明等效性——有一种组合足以产生参与,而没有组合能导致参与的缺失。与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相比,作者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在理论上产生了更一致的结果。调查结果强调,某些工作需求可能只能由特定资源缓冲,而某些需求配置根本无法缓冲。最后,作者提出了推进理论和改变当前工作需求与资源研究方向的建议。

Job demands-resources research has largely adopted a variable-centered approach to test main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demands and resources on employee outcomes. Although this approach can inform what happens on average across employees, it cannot detect distinct configurations of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that may lead to the same outcomes in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 Multiplicative models have also received little empirical support. To address these limitations, we adopted a person-centered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configurations of demands and resources that are sufficient to produce exhaustion and engagement. Using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across three studies, we find evidence for equifinality and causal asymmetry in exhaustion—three distinct configurations were sufficient to produce exhaustion, but none for its absence. We also find evidence for causal asymmetry, but not equifinality, in engagement—one configuration was sufficient to produce engagement and none for its absence. Our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yielded more theoretically consistent results than a variablecentered approach.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certain job demands may only be buffered by specific resources, and that certain configurations of demands cannot be buffered at all. We conclude by offering propositions to advance theory and change the curre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on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核心科学问题:

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如何组合以影响耗竭与参与?

引言:

目前学者已经对JDR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缓冲假说认为工作资源被认为能缓冲工作需求所来的负面效应,但已有研究结果并未统一,既有支持,也有不支持。作者抛却传统的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解释上述的不一致结果。

作者在后续的引言中写道:他们使用了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对JDR模型的等效性和因果不对称性进行了相关的假设与检验。最后强调了他们的研究贡献。

【萜妹的补充】等效性和因果不对称性是QCA的两大特性。等效性是指每条路径都对结果具有相同作用;因果不对称性是指能产生耗竭的组态条件反过来并不一定能导致耗竭缺失,即AB→Y,不能推出~A~B→~Y。

为什么使用QCA?

作者在随后的概念梳理部分,先介绍了工作需求、工作资源和耗竭的变量概念;再说明了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具体有哪些类型,选出了与耗竭最为相关的工作量、自主权与社会支持;最后解释了现有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的局限:它无法对具有等效性的结果(不同的组合形成相同的结果)做出预测。

【萜妹的补充】通俗的来说,以变量为中心的检验方式可能只会得到一个路径,但实际上可能同时存在多条路径都能产生结果。

随后作者解释了为什么JDR模型需要使用QCA进行检验,这主要是基于JDR模型的相关研究进行说明。

【萜妹的感想】这是这篇文章的亮点之一。部分文章在说明为什么使用QCA时,注重介绍QCA这个方法的优点,但是这篇文章不仅强调了QCA的优点,还详细的说明了QCA与他们的研究主题之间的配适性,甚至与之前该领域的研究呼应,更能体现选用QCA的必要性。

选用哪些变量进行组态分析:

作者首先介绍了进行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资源-控制-支持模型(the demand-control-support model)。

然后基于该模型选择了工作量、自主权、社会支持为条件变量,并详细说明了每个变量的定义、与耗竭之间的已有研究结论。

随后提出了该模型的理论缺陷:没有考虑情感方面的需求,并加入了情感需求这个变量一起进行组态分析。

【萜妹的感想】我们做研究时也应该在变量选择时依托理论,进行补充时也有理有据。

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

作者首先基于已有的研究结论,通过演绎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

  • H1:高工作量和低自主权的组合足以让员工感到耗竭;
  • H2:高工作量和低社会支持的组合足以让员工感到耗竭;
  • H3:导致耗竭的组合比导致耗竭缺失的组合多。

随后作者通过归纳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问题。虽然目前没有理论可以支持这个研究问题,但是作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式的优势在于“理论驱动的探索性推理(theory-driven exploratory reasoning)”

  • RQ1:是否存在仅包含高工作需求的组合足以导致耗竭?

Study 1

相关介绍:

样本:网上招募,美国,最终199名被试。

测量:相关变量的成熟量表。

另外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不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虽然潜在剖面分析也可以识别多因素组合,但它不能指定前因条件的相关性;它也不允许因果不对称性。

【萜妹的补充】关于第一个局限,我的理解是:潜在剖面分析中每个组合都需包括所有前因条件,而QCA分析结果中,可能有的组合并不涉及所有前因条件。萜妹对潜在剖面分析的了解也并不深入,如有问题欢迎讨论。

【萜妹的感想】作者不仅将QCA与传统的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进行对比,还将其与LPA对比又更严谨了。

校准:

作者在8个国际顶级期刊上筛选了近十年与本研究使用相同或重叠量表的文章,计算了它们的均值与标准差,并以(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均值,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0.05、0.5、0.95的校准点。

【萜妹的感想】这种校准方式非常值得参考,可以使科学性得到了大大增强。

【萜妹的补充】萜妹推导了根据样本算总体均值与标准差的公式。M是均值,SD是标准差,N是样本数。这里是用样本SD算总体SD,所以我分子是用的N-1,分母用的N,并不保证完全正确,欢迎小可爱们一起讨论。

img

img

真值表构建:

首先,作者将最小案例数设置为了5,这样仍保留了80%的案例。

然后,作者将原始一致性的阈值设为了0.80,将PRI一致性阈值设为了0.70。

第三,作者选择了“工作需求存在和工作资源缺失会导致耗竭”进行简单假设,进而汇报简单解和中间解。

结果分析:

img

结果解读和稳健性检验部分和普通QCA文章差不多,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作者补充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社会支持高的时候,情感需求与耗竭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这与我们路径2的结果相反,同时也会错过路径1,所以更说明了使用QCA的必要性。

img

Study 2

耗竭与参与的不同:

作者接着研究了另一个结果变量:参与,并通过归纳提出了研究问题2:

  • RQ2: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如何组合能导致参与或参与缺失呢?

随后作者关注个体特征对这些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研究问题3:

  • 控制个体差异后,上述组合与耗竭、参与还有多强联系?

相关介绍:

作者进行了研究2来复制研究1,并通过检查后两个研究问题以进行扩展。研究问题3解决了fsQCA的一个弱点——缺乏控制变量。作者将QCA与回归进行整合,解决这个问题。

【萜妹的补充】除了回归,也可以将样本进行分类再分别做QCA以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

样本:滚雪球抽样,美国,最终124名被试。

测量:相关变量的成熟量表。还加上了人口学特征、外向性、神经质作为控制变量。

其他操作和研究1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结果分析:

img

结果解读和稳健性检验部分仍和之前一样。

我主要介绍一下作者研究问题3的检验方式。作者首先计算出了每个案例在各个组态上的隶属度,然后构建每个组态对应的虚拟变量,将隶属度高于0.5的编码为1,低于0.5的编码为0,最后对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img

左右两边的model都是用于控制、对比,我们主要看中间标红的这个model。可以看见路径3在回归中是没有得到支持的,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可能因为和路径2都拥有高工作需求这个条件,所以分析时被重叠了。

Study 3

相关介绍:

样本:网上招募,两时点,最终412名被试。

测量:相关变量的成熟量表。结果变量额外添加了离职意愿和身体状况。

其他的操作与之前的两个研究大同小异就不复述了。

讨论

作者在上述的研究之后,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五个命题:

  • P1:不同的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的组合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等效性);
  • P2:足以产生某种结果的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组合与足以导致该结果缺失的组合不相似(因果不对称性);
  • P3:某些高工作需求的组合与结果间的关系是无法被任何工作资源所缓冲的;
  • P4:导致耗竭的组合比导致参与的组合多;
  • P5:工作需求与工作资源的组合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员工结果。

最后的一些个人想法

因为长伟博士也更新了这篇文章,所以我俩有讨论一个问题:何为缓冲?

这篇文章其实是通过反推才得出的缓冲结论,但QCA可以支持反推吗?

针对路径3,组态为高工作量和低自主权,可以导致耗竭。但低自主权消失,即员工具有高自主权时就不产生耗竭了吗?作者是这样推断的,但是,按照QCA的原理,员工只是不必然出现耗竭,而处于可能耗竭或者可能不耗竭的状态,所以能不能称之为缓冲,全依赖于如何定义缓冲了。


啦啦啦,这篇文献的介绍就到这里啦。这是AMJ第一篇OB类的QCA文章,真算是开了先河。读完后,只觉得它值得!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就是科学性,作者有很多优质操作,真的非常值得问卷类QCA参考。另外,作者在文章中对JDR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其实也很深入,我这里是受限于个人精力才没有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阅读。

最后,再次感谢总和我分享优质文章的建青师兄和虽然撞了选题但与我进行充分讨论的长伟兄。也欢迎其他小可爱和我讨论哇,期待能认识更多有趣、优秀的朋友。

题外话,萜妹最近又学会了Endnote新技巧,可以弥补上篇推送里的不足,准备下周和小可爱们分享。那小可爱们,下周见~

下期预告:《Endnote丨PDF自动导入指南》

往期推送

➪范文丨ASQ的第一篇QCA

➪范文丨QCA之二手数据分析

➪干货丨QCA操作参考文献

➪干货丨QCA全过程视频示范

原文推送:

➪范文丨AMJ的第一篇OB类QCA